学校调查报告

时间:2025-04-14 01:02:23
学校调查报告15篇

学校调查报告15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调查报告1

一、存在问题

1、学校周边网吧林立,300米内有近10家,很多网吧为了吸引学生上网,不仅违规晚12时以后继续营业,而且打出诸如中午之前1元/时的广告,很多学生为了上网便宜、实惠,便选择通宵或上午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

2、肋穑文化,广告泛滥,海报肆虐。大街上的一些电线杆广告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诸如:招聘兼职,买卖二手手机、电脑,寻物、寻人启示,考试培训等等泛滥成灾,各个学生社团、学生组织也到处张贴海报,污染了校园的外表。

3、垃圾处理不当,南操场旁边垃圾、碎石长年堆放,无人治理;垃圾筒少且放置不规范,助长了某些同学乱丢垃圾的坏习惯;甚至有些同学把食物带进教学区实用,教学楼无垃圾筒,食品的包装袋亦随手扔到窗外,整个校园袋袋飘飘,

4、食堂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食堂是在校生日常生活的重心,一日三餐,日日如此。然而学校食堂承包出去后,商户以谋利为目的,为节约资金聘请非专业厨师、工人,使用不合格餐具,甚至卖过期豆浆、酸奶及其他食品,严重违反《卫生管理条例》,广大同学的饮食存在安全隐患。

5、校园噪声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了1号教学楼班级的教学,而且给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带来了不便。

6、学校安全设施简陋,宿舍管理制度落后,人多混乱,丢失东西现象时常发生——特别是不同班级、不同专业学生混居在一起的宿舍。

二、解决之道

1、学校学生、教师和小区居民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学校应联合工商、城管、交通等有关部门联合整治小巷道路及违规经营的商户、小贩以及网吧,还学校周围环境的宁静、整洁。

2、学校应加大查勤力度、改进并完善宿舍管理制度以确保广大同学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而改善和杜绝丢失东西及晚上外出通宵上网的现象。

3、规范海报管理,在显要位置劈出专门性海报栏,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坚决予以取缔并整顿,此外,还要定期清理海报栏内容。

4、针对所有学校的垃圾问题进行专项处理,把问题落实到部门负责人。后勤环卫部门应对校园垃圾情况进行彻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利用双休日等课余时间,彻底清理积存在南操场旁边的混合垃圾。在楼道口、楼门口等易脏位置置放多个垃圾筒,还要加强卫生宣传,制定相关规定,引导广大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卫生秩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噪声问题,建议搬迁驾驶员培训中心,或利用节假日对学员进行培训。

5、加大对食堂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慎重审批承包方的申请,进一步贯彻《关于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工作的若干意见》,食堂的一切问题,包括经营中的问题,只要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校都有责任过问。可以设立由学生、后勤集团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监督组织,采取定期普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并公布结果,通过引导同学们消费的方法督促食堂改进。

学校调查报告2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小学及小学教学点39所,全县共有小学生12838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32.56%。其中寄宿制小学23所,占小学数量的59%,共有寄宿小学生5081人,占小学生总数的39.58%。低年级学生寄宿的学校18所,占寄宿制小学的78.3%,共有学生907人,占小学寄宿学生的17.85%,占小学生总数的7.06%。农村小学现有在岗教职工848人,其中生活指导教师120人。

二、工作成效

(一)优良的设施为学校管理创造了条件。近5年来,我县精心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教育城新建学校工程薄弱学校食堂改造工程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建成校舍14万平方米,新建中小学食堂11所,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全县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如西渠完小专门开辟了低年级学生生活区,修建了低年级学生餐厅、宿舍和厕所,配备了餐桌餐凳、餐具柜、消毒柜、儿童床、储物柜,为低年级寄宿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精细的服务为学校管理夯实了基础。各学校均为低年级寄宿生配备了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广大教师特别是生活指导老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手把手教学生穿衣吃饭、铺床叠被、舀饭洗碗、打扫卫生,帮助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锻炼他们自理生活的能力。学校聘请了村卫生所医生为兼职校医,负责学生日常小病的治疗和流行疾病的预防工作。为解决好学生上学乘车问题,县上建立了政府负责、公司运营、财政补贴的校车管理服务模式,全面实施校车安全工程。目前,全县共投入定线客运班车56辆,开通校车运营线路223条,使农村寄宿学生坐上了安全车、放心车。目前,蔡旗完小、重兴完小、双茨科完小、大滩完小、红沙梁完小等学校均实行低年级学生日接送制度。

(三)完善的制度为学校管理提供了保障。各寄宿制学校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校长负责制、校级领导带班制、教师值班制,落实住校生就寝清点制度、学生缺勤跟踪制度、学生接送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学校食堂购物台帐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通过构建寄宿生管理网络,为寄宿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

(四)经常的沟通为学校管理聚集了合力。各学校设立了家长接待室,开通了亲情电话,为学生联系家长及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方便。学校定期不定期安排形式多样的家长会或亲子互动活动,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动态。学校、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和学生家长主动对接,经常沟通,形成教育管理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存在问题

(一)运行成本提高,经费保障不到位。寄宿制学校在用水、用电、取暖、炊事人员工资等方面的开支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学校公用经费越来越紧张,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数量越少,资金缺口越大,学校压力越大。如泉山镇红柳岗完小现有学生135人,教师及管理人员13人,共有教室12间,学生宿舍7间,仅冬季取暖一项开支高达3.5万元,而学校公用经费仅为6.75万元,加之营养早餐所需的煤、电、水、人员工资等均无配套资金,学校正常运转极为困难。

(二)管理难度增大,师资力量不充足。由于低龄寄宿制学校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弱,加之孩子过早地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一些孩子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孤独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个别较为内向的孩子因为缺乏家长的鼓励和疏导会变得敏感多疑、自我封闭;个别较为外向的孩子因为缺乏家长的监管和约束而变得调皮捣蛋、冲动急躁, ……此处隐藏25632个字……职工子弟校”

1982年9月成立“南桐矿务局中学校”;

1983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第一中学校”;

XX年1月更名为万盛区东林初级中学校,XX年11月,学校恢复高中办学,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东林高级中学,XX年7月,与原进盛实验中学校合并,成立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0203平方米,建筑面积27511平方米。其中教学楼5栋,实验楼1栋,共计教室78间,功能室19间,办公室47间,会议室5间。室外塑胶运动场2块,面积8000平方米,室内塑胶运动场923平方米,食堂948平方米,教师宿舍1栋,学生公寓3栋,学生浴室1栋。目前有班级个,其中高中班,学生人,教职工人。美术、音乐、舞蹈、计算机等教室基本具备。

二、文化现状

学校的诞生与抗战和采煤都有密切的关系,经过70余年风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逐步形成底蕴厚重的文化理念、办学理念。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的文化理念是“竹文化”,以培养高尚、正直、有用的人才。文化特色是“矿工底蕴、修竹气质”。文化建设方向是“传承·弘扬·拓新”。文化建设途径是“承载传统文明·打造时代特色”。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奠基成功人生”。学校精神是“负重自强、和谐共进”。校训是“知行精进、日新月盛”。校风是“虚心致远、止于至善”。教风是“兼百家之美、严不倦之教”。学风是“博采众长日高日上”。

根据这一系列完整理念,确立了学校的教育主线,这就是“竹韵劲节、文武兼习、担当责任、永怀感恩”。围绕这一教育主线,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通过历史挖掘和地区实际,以及学校优势、传统等等,逐步形成以武术、羽毛球为教育品牌,兼顾其他艺术学科,以“感恩与责任”为德育主线,强力推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

(一)武术特色:

围绕武术特色教育教学工作,近年来先后完成了一定的武术文化建设工作。如一是完成了武术文化浮雕;二是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建立了武术廊道文化;三是在体育课中全面推广武术项目;四是开展了以武术为主的大课间活动;五是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全校性的武术套路比赛;六是确立了“武术教育在学校全面开展的”课题研究;七是以班会课等为载体,大力弘杨武术文化;八是在学校各种活动中均有意识的穿插武术节目,以达到宣传武术特色;九是在师生中建立武术业余爱好者联盟,开展晨练等;十是与有关部门联姻,建立太极拳、跆拳道、散打等专业训练队伍……目前,已经初步营造出武术文化氛围。需要指出的是,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开展武术特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料、新闻先后在《重庆日报》、《西部开发报》、《万盛经开报》,以及地区电视台得以报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在重庆市的各种运动会中,武术也获得了各种金牌十余枚。

(二)竹韵文化:围绕竹文化

一是完成了校歌、校旗、校徽、校训、班牌等等的设计工作,并广泛应用于学校各种媒介中;

二是发行了校刊、校报;

三是完成了竹文化廊道文化建设;

四是将学生的书画作品上墙展览;

五是制作了大量反映学校的展板;

六是开展了系列大型“竹韵劲节书青春”舞台活动;

七是开展了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的建设工作;

八是全面绿化、美化校园,种植了比较多的树木花草;

九是重点开展了以学生会为中心的讲文明、爱卫生活动;

十是开展了有上千人参加的各种特长生专业训练,艺术体育高考成绩突出。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万盛子如广场开展的“竹韵劲节书青春”大型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而恢复高中办学后,艺术体育培养的学生前后有700余人进入了各级院校,其中不乏“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大学”等等知名大学,较好的实现了高考与文化建设的结合。

三、存在问题

虽然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纵向看,还没有完全发掘出学校丰厚的历史底蕴;从横向看,与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特色不够鲜明,文化不够彰显,继承不够统一,执行不够严肃。在文化特色与应试教育中还左右摇摆,缺乏足够的毅力和恒心来办好校园文化建设,部分干部教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存在偏见。通过调查研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一是特色教育没有有效开展,特别是武术特色的开展工作还处于低效率状态,还没有树立成学校的文化品牌,没有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个别教师主人翁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强,缺乏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对学校布置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工作中敷衍了事,马虎应对,消极干事。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缺乏系统化和常态化,部分工作属于见子打子状态,缺乏前瞻性,结果导致工作疲于命,但效果未必最佳。一些分管领导也围绕着自己的小地盘打算,缺乏全盘意识和牺牲精神。许多工作各自为阵,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没有最大限度完成此项工作。

三是已经完成的校园文化符号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宣传展示,没有有效利用校园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营造校园文化,以至于学生还对于学校的各种标识不够了解。

四是校园卫生做得多,保持差,乱丢垃圾现象十分突出。语言不够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校牌佩带坚持不好,乱涂乱画时有发生。

五是部分干部教师缺乏正确的校园文化观,潜意识还存在主、副课观点,始终顽固坚持传统课堂教学,忽略课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就是高中考试中十分重要的艺术体育考试,也认为是小儿科现象。评优评先、奖金制度、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考虑艺术体育教师的利益和感受,使部分特长教师也存在工作消极情绪。

四、今后方向

为此我们认为学校下阶段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将着力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机结合,完善制度,加强执行力,尽快形成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完成时间表,严格检查力度,务求完成工作。避免走形式、喊口号。

二是在原有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职能分工,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交叉性质的工作,要严格执行领导负责制,落实领导具体负责。

三是在当前基础上,有效利用学校的围墙、教室、花园、房屋、操场、廊道,以及学校广播站、电脑、网页、校刊、校报、校讯通等,全面丰富学校文化氛围,如张贴校徽,播放校歌,强力营造文化氛围。

四是重点开展武术活动,开设专门的武术课,尽快形成武术周活动体系,尽快形成全校参与的高潮,建设学校武术用教室和陈列室。以此为核心,将学校已经颇有影响和成绩的艺术、体育特长训练做大、做强。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彰显了学校办学的教育魅力,还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今后,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努力创出特色、形成品牌,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人文素养,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万盛这方热土培养大量有用的。

《学校调查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